学校全称:
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
地理位置:
学校有两个校区,低年级16个教学班位于宝东路580号的东部校区,高年级段的24个教学班在宝山八村11号的西部校区,两校区间隔着淞宝路,均位于宝山区友谊路街道东部。
办学设施:
学校于2008年4月起分为东西两个校区,占地约37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一千六百多名学生,教职工116名,其中高级教师9人,特级教师1人。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硬件设施:足球场、篮球场200米塑胶跑道环绕着碧绿的草坪令人赏心悦目,充满童趣的大型现代化图书馆书香阵阵,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金色沙滩”玩耍区域玲珑可爱,有着电脑房、实验室、录课教室、室内体育馆、植物暖棚等教学辅助设施,另有“雏鹰广场”、“红星广场”、“清华路”、“复旦路”等清新幽雅的校园环境。东西校区共配置有2间电脑主控室和三间计算机房;2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舞蹈房;各具特色的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可容纳200人次的多媒体开课教室以及简洁高雅、设施一流的报告厅的投入使用,使一中心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如虎添翼,越发显得朝气蓬勃。
历史沿革:
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始建于1982年,最初校址在宝山区海滨四村24号。1988年9月,学校正式被区府、区教育局确定为吴淞区五所重点建设的窗口学校之一,教育局任命程根林任校长。1989年7月,学校迁址牡丹江路海滨五村9号。1996年6月,教育局党委任命顾敏同志为一中心校长。1998年7月,由于宝钢建设的需要,学校再度搬迁至宝山八村11号办学,学校历经15年的办学历史,初步成为一所具有一定社会影响、良好社会声誉的试验性、示范性的窗口学校。学校被划分定位为淞宝地区素质教育示范校之一。2001年4月,新世纪开局伊始,宝山教育采取重大改革举措,成立了一中心教育集团,一中心小学和广育小学形成了一种紧密型的联体,采用同一标准评估,即:“教师联聘,科研联动,质量联控,活动联搞”,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发挥优质教育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不断满足宝山人民享有高质量的教育需求。2003年,教育局党委领导及学区领导来校宣布新的领导班子成员,任命潘小明同志为一中心校长。2004年,潘小明校长提出“生成教育”的理念,将一中心小学的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着力构建“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和谐校园。2008年4月,宝山一中心小学与海江小学撤二建一,成为具有两个校区的较大规模的学校。一中心在潘小明校长的领导下,以“打造课堂文化,形成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为目标努力前行。2015年,教育局党委领导和学区领导来校任命朱兰同志为一中心校长。朱兰校长带领一中心领导班子重新进行顶层设计,梳理校园文化,确定了“一切为了师生智慧和人格的生成”的办学追求;“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宗旨;“让生命自由呼吸”的办学理念。一中心小学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蓬勃朝气、温文雅气、智慧灵气、浩然正气”的现代小公民。
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能彰显本校个性魅力的亮点:
2004年,学校提出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师生智慧和人格的生成的教育理念,我们简称“生成教育”。生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指“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师生智慧和人格的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是在师师、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互动的关键是学会独立与合作。” “生成教育”的研究分别从“生成性德育”、“生成性教学”和“生成性教研”三个方面进行,旨在让智慧和人格促进生成教育的推行,让生成教育促进智慧和人格的不断生成!
2013年,学校的生成教育中,融入了问题化学习的元素,推进学校重点项目《生成的课堂——问题化学习》研究,使生成的课堂成为我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成为绿色评价的主阵地,促进师生智慧和人格的生成,从而打造具有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特色的课堂文化。一中心的校园里,师生们正努力实践着“生成教育——问题化学习”,让教师“带着问题去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创建和谐、互动、探究的课堂特色,打造我校的课堂文化。
2015年,一中心小学以“让生命自由呼吸”为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能健体、会审美,爱劳动、能创造”的“蓬勃朝气”少年;“懂礼仪、勤修身,有情趣、能感恩”的“温文雅气”少年;“爱学习、勤思考,善合作、能表达”的“智慧灵气”少年;“讲诚信、勇担责,能宽容、乐助人”的“浩然正气”少年。
宝山一中心小学已成为“上海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重点课题先进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与人口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成员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普教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系统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试点学校,上海市心理辅导协会实验学校等。
来源:上海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sh.ctiku.com/school536/1992.html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育龙国际学校网为第三方教育信息发布平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电子邮箱:jiangyue2012#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