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渡路第二小学前身为天主教会所办的仿德第一小学(初名启蒙学堂)。1851年建校,距今约152年。1953年转为公立,改名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1993年6月起,教育局布局调整,薛家浜路小学、东江阴街小学、尚文小学部并入董二小。1994年校舍改建,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518人,教职员工47人,教师43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现有本科、专科学历的教师达83%。
我校地处老城区内,学校所在的董家渡地区又处于上海城建改造的前沿。现代的物质文明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校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时,把德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制定了“会做人,会学习,有特长”的学校培养目标,并继承学校传统办学特色,创设了“以艺辅德,以艺促教”的德育整体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荣获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先进集体、市红读集体、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雏鹰大队、区心理辅导合格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重视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倡导求实、进取、和谐的校风;勤学、向上、创新的学风;奉献、严谨、开拓的教风。学校自1990年起在保证完成小学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大力开展艺术特色教学,以艺辅德,以艺促教,卓有成效。民乐、舞蹈、美术已成为我校艺术特色项目,在全国、市、区比赛中屡次获得一等奖,并涌现出一批在艺术特长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学校于1999年被区艺术教育委员会批准为艺术特色学校。2002年12月又再次被评为艺术特色学校。
学校还广泛开展科技活动,启迪学生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曾获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市青少年智力竞赛团体第一名。
近年来,我校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挖掘内部潜力,配置了设施齐全的电脑室和教师电子阅览室,鼓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教育实践,成绩显著。在第四届上海市中小学电脑设计与制作成果展中,获市一、二等奖3项,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校进行了主体式课堂教育模式的探索,通过三年的教学改革,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全国、市、区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了全国三等奖、市一等奖、优胜奖、优秀奖等好成绩。教学质量也有明显上升,多次在区质量监控中名列前茅。
如今,学校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会做人,会学习,有特长”的学生,以市级绿叶课题《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管理方式的研究》为抓手,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设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为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教学质量好,学生有个性,师资水平较高,有一定社会效益的学校而努力。
习惯成自然
德育工作历来是我校的首要工作,我校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时,把德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这样概括的,即:“会做人,会学习,有特长。”其中“会做人”是学校培养目标的灵魂,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艺术特色教育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的。
我们董家渡路第二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也是一所艺术教育的特色学校。地处老城区内,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较差,家长文化层次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相对较薄弱。同时,我们董家渡地区又处于上海城建改造的前沿。现代的物质文明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确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定。他们又是处于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如何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如何来培养训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实施“会做人”的培养目标时,落脚点放在了习惯的培养与训练上,努力使董二学子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与现代都市文明发展要求相适应。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这句话简明地概括了习惯养成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的道德认识,激发其道德情感,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与外在监督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需要外在监督和意志努力即可实践的道德行为。这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就可成为一个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还能使之在新情景中产生道德行为的迁移。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或清除不良行为并不断强化训练。根据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趋势,有意识、有步骤地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朝着他律到自律,从现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从情景到原则,从别人到自己,从自我到社会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训练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学习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而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所以说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训练,并反复强化,使其达到规范化的程度。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
我校的德育工作就着重于学生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里的习惯有学生学习的习惯,日常行为习惯,接受艺术教育的习惯等。学校在训练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来展开的。
1.环境育人,以艺辅德
我校是一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艺术教育项目有绘画、舞蹈、民乐等。环境建设中,学校把我校学生绘画的作品,布置在教育大楼一至五楼的走廊上,让每一位走进我校的学生都感受到浓烈的艺术氛围。又与少先队大队部一起开展每月一次的学生自娱自乐的“七彩小舞台”和董二“艺术之星”的评比,以及艺术特色章的争章活动,对学生进行熏陶、感化、激发其奋进,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长升华。
2.加强训练,扎实细致
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需要不断强化训练,并且训练的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也就是训练要到位。学校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成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对不同年级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中,我们分为作业习惯、上课习惯、课外预复习习惯等。作业习惯又可以细化为作业本封面的格式,作业书写格式,作业字迹,作业本检查与验算等习惯。总之,习惯的训练必须扎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学生具有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真正会做人,会学习。
3.督促检查,表彰及时
学校设立本校的行为规范评比项目和标准,从上学到放学共有10方面的要求,并建立日常检查制度。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公布各班上周行为规范检查的情况,对于优秀的班级发流动红旗给予表彰和鼓励,作为榜样,激励学生学习、仿效。几年下来,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有较明显的提高。
4.依靠舆论,纠正偏差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违法犯罪不一样,它主要依靠集体舆论来抵制。我校充分发挥“阳光电视台”(红领巾电视台)的作用,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抓拍,并在电视台播放,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更多的学生明辨是非,自觉纠正不良习惯。我们开展讨论的专题有:“教师节,你为什么要向老师献花”,“纸屑的待遇为什么不一样”,“校门口拥挤,怎么办”等,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在集体讨论中逐渐得以规范,从而达到统一认识,纠正错误的目的。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家庭对于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学校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讲家庭要重视行为习惯地培养和训练。学校要加强对家长如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正确引导家长从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就像“七不规范”这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而要通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
家庭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除了训练外,更为重要的是增加家庭文化的含量和家长的榜样示范。要让家长改变简单说教的方法,使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家庭生活的载体,如礼貌打招呼,善待弱小,尊敬师长,今日事今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承诺的事情一定做,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恪守时间,踏实学习,关心国家大事等等。
总之,良好习惯的形成是要靠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虽然看来是一般的习惯,但它却是完善人格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时代在快速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将在教育训练的方法、途径等方面不断开拓与创新。
来源:上海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sh.ctiku.com/school1266/5119.html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育龙国际学校网为第三方教育信息发布平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电子邮箱:jiangyue2012#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