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而他们不同的却是起点。家庭条件高的为孩子首选的则是国际学校,从小就接触国际教育、受着国际文化的熏陶。但是在选择国际学校时,校长大人也是要严格选拔的,不单是选拔学生,还要考察各位家长。
国际学校挑选家长。以下我们列举几类国家学校不喜欢的家长,要注意看了。
第一类,把自己当成上帝的家长。有这样心理的家长会把校长定位为客服经理,孩子变成了商品,这样的局势下是不可能有家校共建、同盟关系的。
第二类,“爱吃自助餐”的家长。这类家长抱着付了费就要吃到饱、吃到好的心态,要求学校提供诸如高尔夫球等各式课程。但教育归根到底是公平的事,孩子不是每天被塞满才有足够的收获,才对得起学费。
第三类,“天才的爸爸”或“天才的妈妈”。这类家长自己不是天才,但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天才。学校一点点不足都被看成耽误孩子成为天才的杀手。学校时刻站在被告席上,面对他们的指责和质疑。
第四类,病人型家长。这类家长很焦虑,需要专家、校长、教育家给他开药方,但自己却不愿意去思考,喜欢问别人要答案。
第五类,奴隶型家长。这类家长把为孩子倾注的全部心血和期待都转嫁给学校。但培养有情怀、有想法、有热情的孩子,不只能靠学校,得靠一个家庭,大家一起才能做好。
第六类,奴才型家长。他们只认可西方教育,觉得蓝眼睛、高鼻子的校长才可以给孩子国际化的未来。
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国际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往往提到培养领导力,但有些孩子并不是领袖之才该怎么办?”有一种领导是像乐队指挥那样站在前面,还有一种领导是在后面提供支持。比如老师,现在也希望老师转变角色,从站在神坛上无所不知、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分发者,变成站在孩子身边或身后,带领孩子一起探索世界,激发学生的内心能量和好奇心。
什么是真正的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不是一定用国外课程,不要把国际教育等同于外方校长、外教数量”。在此提醒家长,国际教育应该关注的是教育的本身,“教育应该让孩子保持天性、好奇心,用正确的方式让孩子成长,让受教育者成长,让教育者成长,让孩子成长,让家长成长,让社会成长,它不在于肤色,在于想法,在于实施教育的过程,在课堂当中发生的一切才是重要的。”
“学校管理者用什么眼光看待教育,用什么方式和老师沟通,老师就会在教育当中用什么方式反馈给学校。”教育学者说,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要想把学校办好,首先要找到相同教育理念、教育理想的人,在这之后,要留给老师充足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性,为老师提供发展平台。教育学者还建议,家长在选国际学校时可以关注一点,“看这个学校有多少老师愿意留下,如果一个学校到4月时有一批老师要走,说明学校带给老师的感受很差,教育质量自然也堪忧。”
选择学校关键关注什么?
在择校问题上,家长们要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选择公办学校而是选择国际学校,你期待从国际学校得到什么?”家长如果期待从国际学校得到的是可以去斯坦福、哈佛,那么很多公办学校也可以办到这一点,如果是希望孩子英文说得更好,那也可以有很多途径实现。同时作为家长,“你们希望孩子用什么方式学习,形成何种能力,如何养成这种能力,这才是一个家长较应该关注的问题。”
留学专家建议,家长在选择国际学校时,应考虑学校办学理念是否与自己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孩子怎么成长,每天在学校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生活,和什么样的老师,用何种方式交流,这些才是较重要的。”反过来,家长也需要跟孩子一起探讨,“我到底要什么,我是谁。并且帮助孩子形成某种能力,用行动定义自己。”同时也提醒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不要盲目崇洋,“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本身也是国际化的一部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