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国际学校 > 上海国际学校 > 上海国际学校招生 > 国际学校真的很好吗?

国际学校真的很好吗?

INTERNATIONAL SCHOOL INFORMATION
上海国际学校网    http://www.ctiku.com    2017年04月19日

  现在在北上广等地,国际学校(包括双语学校),大有越来越热的趋势。拿作者来说,今年5个同学的孩子在上海“幼升小”,其中3个都选择了国际学校(http://www.ctiku.com)。这条路适合什么样的家庭?选之前,要规避哪些风险?国际教育领域从业多年的资深记者爱娃来和您聊一聊选择国际学校需要绕过的10个“大坑”。

  因为职业的关系,这几年一直在国际学校和家长圈里面混。感触较深的就是,外国家长和中国家长的语境对比真的很有趣。

  拿选学校来说吧,外国家长一般就问两三个问题,诉求简单,中国家长能围着你问上半小时,恨不得列出一个五千字的清单,还不算上这之后的各种纠结。

  因为自己也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又是一个正宗中国人,对孩子的教育焦虑,自然不能免俗地间歇性发作。

  有时候我就想,这是不是基因关系?咱中国人就是爱没事乱操心,自己吓自己,孩子还没出生,较好就能一眼看到他通往辉煌未来的终点。外国人可能天生就气定神闲一点吧。

  后来发现,这个逻辑跟网上流行的“老外因为基因好所以冬天不穿秋裤”一样靠不住。

  话又说回来,在给孩子选择公立还是国际学校这个问题上,和大多数国内家长不同,我从来没有纠结过。

  我是坚定的国际教育拥簇者!

  先说说我记忆里的两个画面吧:

  第一个画面,是十多年前(此处不情愿地暴露年龄)。当时我是个刚毕业的记者,得令去上海美国学校采访,要采访的是副校长,一位和蔼的老先生,他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带我参观校舍。

  我们走进中学部的时候,就像走进了美剧现场:忙碌的在Locker(更衣柜)前拿书本、换衣服的孩子,贴满学生作品的乱糟糟的走廊,这时候不知从哪儿冲过来一个学生,猛地撞了一下副校长,几乎把老先生撞倒,校长一点不生气,原来这是他跟校长打招呼的方式。

  那时我第一次见识到师生关系还可以到达这种境界,彼时彼景留给我的冲击,至今难忘。

0.jpg

  第二个画面,是十多年后,我还在吃写字这碗饭,那次是去德威英国国际学校采访。

  当时走到小学部,发现操场中央坐着一个中年男性,突然周围几十名小学生开始向他扔吸满了水的海绵炮弹,这位男士瞬间成了落汤鸡,狼狈不堪。周围的老师笑而不语,一问才知道,那是德威小学部的校长,当天是一个慈善活动,校长带头做人肉靶子,每个向他扔海绵的小学生,家长都必须捐款。

  说实话,直到把这两个我印象深刻的画面写出来,我才意识到这些瞬间对我的震动有多大。
  我也不是要鼓吹国际学校多好,国际学校十全十美吗?

  肯定不是。学费不菲,位置一般都比较偏远,师资不容易稳定,中文教育的薄弱,都是问题,国际学校的孩子,考试成绩还不一定比得过公立名校的学霸。

  但跟现有的教育体系相比,我认为国际学校不是一个完美选择,而是一个更优选择。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脑是如何学习的,对于学习主动性的保护和培养,对于人和人关系的建立,对于视野和格局的建立,对于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都有更深的认识,和更科学的一个方法。

  我毫不怀疑在国内公立学校,一定也有这样的教育者和研究者,但与国际学校相比,他们的努力遭到体制扭曲的风险性则要高出许多许多。

  国际学校里,你看不到每周、每月、每半年把学生按考试成绩做出来的排名,学生的成绩是受到保护的;

  国际学校里,老师不会在微信群里用“请家长只点赞不闲聊”的口吻给孩子布置作业,你不用四处打听是否要给老师“送红包”;

  国际学校里,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资源进行体育锻炼,而不是每天只有十分钟的课间放风时间;

  国际学校里,老师蹲下跟孩子说话,而不是需要孩子见到老师要鞠躬问好;

  国际学校里,小学的孩子可以趴着、围着老师上课,而不需要手都放在背后,坐得笔挺;

  国际学校里,教室可以乱糟糟,学生可以跟校长没大没小,但该正式的场合一样有规有矩;

  国际学校里,孩子们有很多表达和发言的机会,而且是发自内心地想表达,不是老师提问,下面鸦雀无声,被点名后才开口;

  国际学校里,戴眼镜的孩子没那么多……

  以上我说的,是真正的贯彻国际教育理念的国际学校。
  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不同,与其我告诉你,不如你自己去观察和体会。

  但迈出这一步之前,你也需要好好问问自己,不要掉进这些常见的10个大坑里去:

1 盲目认为国内公立学校就不好

  不要把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对立起来,简单的二元对立是不可取的。

  正如我前面所说,国际学校不完美,公立学校也没那么可怕。
  凭心而论,往往是完美主义想法的家长,容易做出盲目的选择。

  我以前见过家庭月收入2万的家庭一门心思要给女儿报每月近1万学费的国际小学的家长,这实在有点疯狂。

  你要做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的孩子。要知道公立学校老师是亦步亦趋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有的家长还会觉得很省心呢。

  国际学校更强调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可不会跟在孩子屁股后面盯学习。

  一般来说,自律、创造性强的孩子更适合去国际学校。

2 进国际学校等于快乐教育

  哭笑不得排名第二热词:快乐教育。

  什么叫快乐教育啊?那是不是等于默认了我们现有教育是“痛苦教育”?应试教育是人憎鬼厌没错,也别把应试教育的反义词等同于快乐教育好吗?

  大家有没有深入思考过,什么是快乐教育?是不是功课少,不做题,孩子开心就是快乐?如果你没有想明白,千万别急着把孩子往国际学校送。

  要知道,国际高中阶段,特别是IB学校的较后两年,学生一样忙到半死,而且是从体育到课外活动到申请大学写essay,绝对没有你想象的轻松。

3 进国际学校英语就能好

  这也是超级多家长的一大盲区。从一个侧面也说明我国的英语教育是多么失败吧。

  我国一名大学本科的毕业生至少学习了12年的英语,但绝大多数人如果工作环境不用英语,基本无法开口和英语国家人士对话……

  所以大家对国际学校的第一向往就是:双语!高大上!一定弥补我当年学英语的痛点!你要是觉得花这么多学费只是为了学一口地道英语,我也没法说什么了。

  要知道国际学校除了英文教学以外,较主要的是给予学生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要是读国际学校就为学个英语,那才是买椟还珠呢。

  不是加几个外教讲讲英语课就算国际学校了,国际学校首选必须有真正的国际课程项目——现在主流的IB课程、AP课程、A-level课程。

4 进国际学校等于进少年商学院

  这又说到中国特色了。

  爹妈混过,或者至少听过在中国读商学院是怎么回事,那也别耽误孩子,圈子从小混起,一拍脑门,一打听就把孩子往某某热门国际学校送。

  道理似乎是那个道理,但听着真是别扭。麻烦不要把孩子的教育这块净土也给用成人思维污染了好吗?

  要知道,今天的你或许用特别“中国”的方式能够“成功”,获得成就,但不代表十几年后你的孩子也用同样的中国规则能在世界的范围能获得成就。

  现在这个世界变化多快啊!如果一味攀比、盲从,缺乏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特别是看待教育问题,那么美加地区的中国小留学生因为种种问题被遣返的那种新闻可能也会继续发生。

5 避免幼升小、小升初压力

  这个可以说说了,本人遇到过的家长,起码70%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大家确实感受到了应试教育那一套的压力,但是对国际教育体系也是完全懵的状态,同时自己还保留着我大应试教育的经典特色:盲从,听了几个熟人的经验,基本没有独立思考,上来就问你哪个学校好的。可能也有“懒育”的心理。

  我大政府有“懒政”,家长有“懒育”嘛。

  找学校,菜小肯定不行,好的公立竞争不过,热门民办要各种刷题,那咋办,要么找个“口碑”好的国际,多花钱吧,就是这种心态。

  但是你知道在国际学校学生的“全人”发展不是一句口号吗?
  你知道家长需要多么深入地参与到学校活动吗?
  你知道每一项孩子参与的课外活动、体育锻炼都需要细致规划,层层递进,这都是计入成绩乃至将来大学申请的砝码吗?

  毫不讳言地说,选择去国际学校,家长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你连在公立学校那点脑子都不愿意费,还是别来挑战自己和孩子的底线了。

1.jpg

6 以为进入国际学校就一劳永逸

  有的家长给孩子择校,只是觉得国际学校比较宽松,不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又能感受国外教育的精华,但自己英语却不过关。

  结果孩子上了学才发现,平时开家长会、期末报告之类都是英文,想问老师吧开口只能蹦单词的水平,想看老师写的评语吧,也只是看到老师一些鼓励的话,根本不能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水平。

  再加上国际学校各式各样的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特别多。什么慈善日义卖日运动会音乐会,如果语言不过关,去那里也没法很好融入各个国籍的家长圈,就傻眼了。

  还有的家长觉得进了国际学校,接下来都是孩子的事情,自己可以忙事业,但你真的太天真了。

  我知道的真实案例是,很多妈妈在孩子去了国际学校后反而转全职妈妈的倒是不少,因为发现学校的活动对家长参与度要求很高。

7 以为国际学校竞争不激烈

  竞争无处不在。

  但如果是内地的家长可能更需要调整的是那种容易传染的焦虑感。

  有的家长之所以给孩子选择读国际学校,就是觉得以后肯定是要出国的。但偏听偏信,说国外的教育都是玩,好像只有中国学校也会很苦很苦地做作业。

  真正进入这个圈子才发现,许多读国际学校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学习,而且很多小孩非常聪明。

  和国内的情况其实很像,你自己不努力的话,以后出国也很难跟别人的精英学生竞争。如果你是觉得读国际学校很轻松,或者只是满足于国际学校的平时课程,我觉得可能要调整一下观念。

2.jpg

8 以消费者态度入学

  我很欣赏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钱志龙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学校的校风,不是校长决定的,而是家长决定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你选学校,也是在选和你相似价值观的家长群。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由家长护持的。如果家长只会用食指说话,用指责的态度,用挑剔的口吻去质疑、挑战学校,而不是卷起袖子,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参与到孩子们的教学活动里去,那也不可能找到完美的学校。

  如果一个学校的大部分家长是爱攀比的,那些本来很淡定的,很清醒的家长也迟早会受影响。

  但反过来,如果这个学校大部分的家长是不焦虑的,他们对教育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解和认识,那他们就会彼此鼓励,彼此安慰,甚至彼此帮助,形成一种非常和谐的共享共学的状态,那就是这个学校的较大的福气。

9抱着试试的心态进入国际学校

  相信你也已经听过不少业内人士苦口婆心的警告:选择国际教育这条小众的路,基本没有回头路,这不是一条可以轻易“试错”的路,成本很高。

  包括孩子的学籍问题,包括回到体制内无法适应的问题等。所以假如你的家庭本身没有做好充分的拥抱国际教育的准备,不要轻易迈出那一步,因为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10 忘记较终影响孩子的是家庭

  一年365天,在学校的时间较多190天;一天24个小时,在学校时间也就是8个小时。这样算起来,学校只承担了六分之一的教育任务,真正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并不是学校,而是家长自己。我深深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做家长较大的挑战在于纠正自己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有句话是“你终究会成为你较讨厌的那个人”,这句话在我30岁以后体会愈发深刻。

  你越讨厌什么,行为里越会反射什么。就像你较讨厌应试教育,集体主义那一套,但你就是会中邪一样把这一套价值观完整地传承下来并且对付你的下一代。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会儿讨厌应试教育,一会儿打着鸡血地送孩子去奥数班;一会儿培养孩子学“无用的”艺术,等孩子真要从事“无用的”艺术专业又反对了;一会儿说希望孩子的学习环境宽松,一会儿看到孩子作业少又开始嘀咕这样不出成绩怎么行。

  一会儿向往国际学校忌讳攀比的教育理念,一会儿又对看不到孩子的排名而焦虑惶恐。这种无时不在的精神分裂状态,真实而又普遍地存在着,其实就是功利主义的基因在骨子里,在人群里。家长心很难定,总是摇摆和纠结。

  所以作为家长,也许更需要做的是,勇敢地担负起这个责任来,勇敢地问自己这些问题,不要停止学习,把这些问题想透了,无论在什么教育体系,都是孩子之幸,家庭之幸。

来源:上海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sh.ctiku.com/196539.html
咨询电话:400-8080-302 官方微信
  • 邮箱:jiangyue2012@qq.com
  • 网址:www.ctiku.com
  • 合作:QQ 100962553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育龙国际学校网 2010-2023 沪ICP备13002341号-19